從爆紅到爭議

2019年,一首《野狼disco》橫空出世,迅速席卷各大音樂平臺和短視頻APP,成為現(xiàn)象級神曲,寶石Gem充滿東北腔調的Rap、魔性的旋律以及復古風的編曲,讓這首歌成為大街小巷傳唱的“國民歌曲”,隨著歌曲熱度飆升,一系列圍繞《野狼disco》的爭議也隨之而來,涉及版權歸屬、商業(yè)利益分配、創(chuàng)作者權益等多個問題,關于《野狼disco》的制作背景、采樣合法性等問題再度曝光,讓這首歌的“成名之路”變得不那么簡單。

我們就來深挖《野狼disco》的幕后故事,看看這首看似歡樂的歌,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商業(yè)暗戰(zhàn)?


《野狼disco》的爆火:“土味”文化的勝利?

《野狼disco》之所以能迅速走紅,除了其旋律抓耳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——它精準戳中了大眾對“土味”文化的集體回憶。

  1. 濃郁的地域特色
    歌曲以東北方言演繹,配合90年代迪斯科舞曲風格,喚起了不少聽眾對“東北大哥”和“迪廳文化”的懷舊情緒,寶石Gem本人也曾表示,這首歌的靈感來源于他小時候聽到的港臺金曲和東北夜店里的“蹦迪”場景。

  2. 短視頻助推
    《野狼disco》在抖音、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被廣泛翻拍,用戶自發(fā)模仿歌詞中的“左邊跟我一起畫個龍,右邊畫一道彩虹”等動作,進一步推動歌曲病毒式傳播。

  3. 明星翻唱效應
    陳偉霆、羅志祥等藝人紛紛翻唱該曲,甚至登上湖南衛(wèi)視跨年演唱會,使其影響力從網絡蔓延至主流娛樂市場。

就在歌曲一路高歌猛進之時,一些質疑聲也逐漸浮出水面。


《野狼disco》曝光:抄襲還是合法采樣?

2020年初,一條關于《野狼disco》涉嫌抄襲的新聞引爆網絡,一名芬蘭音樂制作人Ihaksi在社交媒體上發(fā)文,稱《野狼disco》的Beat(伴奏)直接使用了他在2018年創(chuàng)作的《More Sun》,而寶石Gem并未獲得商用授權。

野狼disco曝光,一首歌背后的商業(yè)暗戰(zhàn)與版權風云

版權歸屬之爭

Ihaksi在2018年將《More Sun》上傳至Beat交易平臺BeatStars,并標注該Beat可以用于非商業(yè)用途,但如果用于商業(yè)發(fā)行,需額外支付授權費,寶石Gem團隊最初僅購買了99美元的非獨家使用權(Non-Exclusive License),但此后《野狼disco》被廣泛用于商業(yè)演出、廣告植入,甚至登上綜藝節(jié)目,顯然超出了非商用的范圍。

寶石Gem的回應

面對輿論壓力,寶石Gem發(fā)布視頻回應,強調自己曾嘗試購買獨家版權(Exclusive License),但由于某種原因未能成功,他還展示了與中間商的聊天記錄,試圖證明自己并非惡意侵權。

但隨后,Ihaksi再次發(fā)聲,表示自己從未授權任何人出售獨家Beat,且寶石Gem并未按要求支付完整的商用授權費用。

法律風波

此事最終演變成一場法律糾紛,2020年2月,寶石Gem團隊宣布已經聘請律師處理此事,并表示愿意支付合理版權費用,但Ihaksi一方則認為,寶石Gem的行為已經構成侵權,并考慮起訴。

這場版權爭端也讓公眾開始關注音樂行業(yè)常見的Beat采樣問題:創(chuàng)作者是否應該為Beat付費?平臺如何確保版權透明?


商業(yè)利益背后的灰色地帶

《野狼disco》的版權爭議并非個案,它反映了中國音樂產業(yè)長期以來存在的版權管理混亂問題。

  1. Beat交易平臺的模糊規(guī)則
    許多Beat創(chuàng)作者將作品上傳至BeatStars、Airbit等平臺,供Rapper付費使用,但部分平臺對授權的界定并不清晰,容易導致誤解。

  2. 商業(yè)變現(xiàn)方式的復雜性
    像《野狼disco》這樣的爆款歌曲,除了音樂平臺播放收益外,還可能涉及商演、綜藝翻唱、廣告植入等多重收入來源,如果基礎Beat授權不明確,后續(xù)的利益分配必然引發(fā)糾紛。

  3. 行業(yè)版權意識的缺失
    國內許多音樂人對Beat授權缺乏足夠的法律認知,甚至認為“只要付了錢就能隨便用”,而實際上,不同級別的授權(非商用、商用、獨家)對應不同的使用范圍,稍有不慎就可能踩雷。

此次爭議也讓更多人意識到:音樂創(chuàng)作不僅僅是旋律和歌詞的結合,還涉及復雜的產業(yè)鏈和法律規(guī)范。


事件后續(xù):版權意識覺醒?

2020年后,雖然《野狼disco》的版權爭議逐漸淡出公眾視野,但它所帶來的影響仍在發(fā)酵:

  1. 音樂人維權意識增強
    越來越多的獨立音樂人開始重視Beat授權問題,許多知名Rapper(如AR劉夫陽)也公開呼吁行業(yè)加強對版權的保護。

  2. 平臺規(guī)范逐步完善
    國內各大音樂平臺(如網易云、騰訊音樂)開始提供更清晰的版權說明,幫助音樂人避免類似的糾紛。

  3. 寶石Gem的轉型
    經歷版權風波后,寶石Gem逐漸減少對《野狼disco》的商業(yè)依賴,轉而嘗試制作原創(chuàng)性更強的音樂作品。


《野狼disco》曝光的真正意義

《野狼disco》的版權爭議,不僅僅是一首歌的歸屬問題,更是中國音樂產業(yè)版權意識發(fā)展的一個縮影,它的曝光,讓更多人意識到:

  • 原創(chuàng)音樂必須尊重版權,無論是Beat還是歌詞,創(chuàng)作者都應該獲得合理報酬。
  • 商業(yè)變現(xiàn)需合法合規(guī),否則一時的爆紅可能換來更長久的法律風險。
  • 行業(yè)亟需更透明的版權機制,避免“灰色授權”導致糾紛。

一首歌可以帶來巨大的流量和收益,但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框架和行業(yè)規(guī)范,最終的贏家可能并不是創(chuàng)作者自己。《野狼disco》的曝光,或許正是中國音樂版權規(guī)范化進程中的一次重要警示。

你覺得這場版權風波是否會推動行業(yè)變革?歡迎在評論區(qū)留下你的看法!